数码照片的RAW格式,TIFF格式,JPEG格式如何选择?
JPEG格式的优点在于其文件容量比较小巧,采用JPEG格式可以存储更多的照片,JPEG格式的存储速度相当快,相比RAW格式特别明显,能够抓住瞬间的镜头,在兼容性方面,也是几种格式中最好的,95%以上的图形处理软件都可以直接打开JPEG格式的图片。
JPEG格式的缺点是:由于拍摄出来的照片已经经过相机内部的调整,诸如色温、色彩平衡、图像锐度等信息已经固定,后期调整只能通过专业图形软件来进行,但是对于图像的质量将会有所损失 。
TIFF格式它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(最高2-3倍的压缩比)。这种压缩是文件本身的压缩,即把文件中某些重复的信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,文件可完全还原,能保持原有图颜色和层次,优点是图像质量较好,兼容性比RAW格式好,但占用空间大。
RAW格式是每个相机厂商的一种专有格式,这些文件是无损失压缩的。当数码相机进行曝光时,CCD(或是CMOS)感光元件会以电平的高低来记录每个像素点的光量,然后数码相机再将这些电信号转化成为相应的数字信号,一般被记录为12位或14位的数据。如果数码相机记录了12位或14位的数据,那就意味着每个像素点有4096或16384种不同的亮度级别,如果选择了RAW作为文件的存储格式,那后期可以通过RAW转换工具保存成16位的TIFF或PSD格式进行输出,而数码相机所记录的12或14位数据也可以扩展到全部16位空间。但如果你选择了JPEG格式来存储文件的话,相机中的软件会将其转化为8位模式,也就是说只能记录仅仅256种亮度级别而已。当然RAW格式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在进行转换时,可以对CCD(或是CMOS)感光元件上原始记录数据进行曝光补偿、色彩平衡等处理,而且画质绝对不会被破坏。
RAW优势明显,但劣势同样一目了然。首先RAW格式的图片需要相关的配套软件才能导出照片,其次是存储速度比较慢,文件容量比较大,不过相比TIFF格式来说,要稍微快一点,因为RAW的原始单位数据只需 12位或14位的数据储存,而TIFF格式需要16位的数据储存,这使得 RAW 式的大小比 TIFF格式小了许多。
从上可以看出,虽然RAW格式在后期方面有很多的优势,但也有文件大速度慢的缺点,因此,只有专业摄影师才会采用RAW格式。多数是需要对作品进行后期调整,并对作品的画质要求非常高,就应该选择RAW格式进行拍摄,然后通过RAW软件进行必要的后期调整,保存为TIFF格式(Camera Raw调整后可以直接转到Photoshop编辑),再根据需要用Adobe Photoshop 等软件进行后期设计和创作,最终再根据实标需要输出为PSD格式、TIFF格式或JPEG格式。
(本文来自爱的影集网上冲印iyingji.com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自爱的影集网上冲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