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姜平

我于1993年初夏首次来到坝上,2005年出版了《塞罕坝——解读风光摄影》,从器材篇、技术篇、创作篇、艺术篇四方面详细阐述了风光摄影的奥秘。

塞罕坝位于中国的北部,距离北京五百公里,在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,方圆几百公里。高低起伏的山岗之间夹杂着一块块草场和湖泊,晨曦中耀眼的白桦树、夕阳下牧归的牛羊和秋风前短暂的油菜花,构成了塞罕坝典型的地貌特征和美丽的塞外风景。
这种自然条件,非常适合摄影创作。虽然她没有山的雄伟,也没有海的宽阔,但却能给人一份出奇的平静,这种源自草原的魅力常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。蓝天、绿草、湖泊、白桦林,遥远的村落、悠扬的牧歌、暮色中的炊烟……
这一切将我带入梦幻般的宁静世界。我独自一人徜徉在原野上,从清晨走到傍晚,没有明确的方向,没有预期的目标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望着醉人的绿色起起伏伏漫向远方,看着太阳渐渐西沉,听着马群急奔的蹄声……我索性放下背包,伸开四肢,舒展在充满泥土芳香的草地上,闭目养神,全身心地感受自然赐予我的一切。不知过了多久,我睁开双眼,已是满天繁星,银河璀璨,空无一人的原野,只有阵阵清风夹带着青草馨香划过脸庞——这是我寻梦的天堂。

初次上坝,感到身心被那里的一切荡涤得清新异常,麻木的情感被重新激活。我要重回塞罕坝。于是十几年间,我几十次地往返坝上,我的身影、我的脚步、我的欢声笑语,都留在了塞北这片辽阔的原野。在独步坝上的快乐旅程中,我庆幸自己是一名摄影师,能用相机记录下自然赐予我的种种感悟,不论瞬间长短,都是我对塞罕坝情感的印证。
——《塞罕坝——解读风光摄影》后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