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万里近日为了他的作品在内地巡回展览,不断整理他的旧作,找出不少胜景沙龙。过去收藏了一段日子,今天拿出来让读者和影友欣赏,当中便有不少佳作。
钱万里说,他先后到过桂林﹑阳朔不下五次之多,目的当然是旅游和摄影,当中更大的乐趣当然是以后者为最。
有诗云:「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堪称甲桂林。群山倒影山浮水,无水无山不入神。」作者是吴迈,国民党统治时期曾任全国律师协会宣传部长,后来在福建省参与组织人民政府,后在香港遭暗杀。他这首诗刻在阳朔碧莲峰山崖处。后来多人游桂林,都会想起他这首诗,因为他这首诗短短四句已描绘出桂林﹑阳朔风景的神韵。
钱万里说,在桂林﹑阳朔要拍十幅﹑八幅好看的山水绝对不难,但是要在影艺上有所表现的却不容易,尤其是拿着桂林山水参加摄影会的比赛,也有点困难,因为到过桂林的影友为数不少,作品如山﹑竞争自然激烈,要「杀出重围」拿个奖牌便要讲功力,讲创意了。
这里介绍钱万里的三幅桂林作品,每一幅都有它的特点,其表现手法更有独到之处,作为影友可从中参悟,想一想他拍摄过程和制作之谜。
《象山映日》这幅作品尽显出象山形象。象山占去了大部分画面:象鼻特别显著,焦点集中在象鼻部分,因为这一部分才是象山特点的所在。作品以大背光手法拍摄,但象身仍能见到暗光和层次,不至变成漆黑一片,这是非常困难的处理。而象身对下的水面,更有一片金黄色的水影,一叶竹筏刚好经过象鼻的圆洞,竹筏的倒影明显。象鼻前浮在水面对上不远天际的半个体形巨大的落日,薄雾轻飘,诗情画意。画面中的景象,包括象山在背光下怎样能出现的色层,和远处体积巨大的落日,都是值得影友研究的课题。
象鼻山是桂林「大八景」之一,名为「太平景象」。太平的「平」字是「瓶」字的谐音,因为象山背上建有一座大佛塔如瓶。
象鼻后的圆洞,名为映月洞。因月出时透过圆洞可以看到月光而得名。但钱万里却利用落日,陪衬在象山之前,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。
《疏林归牧》也是在桂林拍摄的。这幅作品,有极浓的剪纸艺术味,但从画面看又极高生活气息。
钱万里说,这张作品是在冬天拍摄的,因此树上枝干的叶子一片不留地落下,剩下来的尽是枯枝,才使画面有这么多丰富的线条。远处的一轮红日,在大背光的景物特别明显夺目,非常好看,农民赶牛而过,一幅归牧图便摆在眼前。
钱万里说,这是一幅冷调子的作品。也只有在冬天拍摄,天上的颜色才是一片灰蓝,夏天的天空则是一片苍白,树叶婆娑,便拍不出这样的景象。
《烟雨朱帆》一看到画面中的山水,已知是桂林景色了。桂林的漓江烟雨是著名的景物,而木舟上红色的风帆也是桂林木舟的特色。因此钱万里把漓江烟雨﹑山水和朱帆配搭成画,画意浓郁。钱万里特别在作品上题诗:「潇潇烟雨漓江畔﹐一片朱帆万里航」非常贴切。
钱万里说,前景的竹林,丰富了画面的景物,占有一定的份量。
(本文来自爱的影集网上冲印iyingji.com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自爱的影集网上冲印)